- 意见码上提
- 视频号
- 互联网医院
-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12-11-20 14:47:55点击:2186次
援疆印记之友谊篇------
一箱苹果
离开都市的繁华与喧嚣,虽多了些孤独与寂寞,但内心却清静了许多,工作上虽同样的繁忙,但却明显感觉到多了份压力与责任,面对的感谢与笑容还是那样多,但却多了份朴实与纯真 ,而就是这些朴实与纯真却一直让我感动着,奋进着。
十月的巩留乍暖还寒,头顶暖阳,远山却已是白雪皑皑,蓝天白云,暖阳繁星,潺潺流水,远山白雪,好一幅大自然赐与人间的醉人美景。这月的一个双休日,我正贪婪地摄取着这些美景,好让我的援疆生活多些印记,突然接到普外科王主任的一个电话,以为又来了危重患者,刹那间闲情雅致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般情况下,双休日他们是不会打电话给我的,除非是来了重病人),电话那头王主任的语气很平缓,我的内心也就中踏实了许多,我就问:什么事?“给你送一箱苹果”,我连忙说:“不行,我们工作组有纪律”。“这箱苹果你一定要收下,是那个康复出院的杨百川老人家送的,是他家自己种的,他反复关照我叫你一定要收下”。 我迟疑了一下,决心收下这份盛情,“好吧,那你送过来吧”,我对着王主任说。
放下电话,我脑海中浮现出两月前的一幕幕情景,两月前的一天,巩留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来了一位患者,叫杨百川,男性,73岁,回族,因反复腹痛发热呕吐三月入院,该患者半年前曾于州医院行胆囊造瘘术,据了解,当时是因为患者有老慢支且心肺功能不好,腹腔粘连严重,胆道炎症厉害且变异仅行胆囊造瘘术。近三个月来,患者常常腹痛发热并呕吐,曾多次到州医院就治,州医院均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为由婉拒手术。因家住巩留,所以就回巩留县医院予对症治疗。住院后第三天,我大查房,当我查到该患者时,下面的医生汇报病史时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患者CT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扩张,腹腔巨大肿块,肠管收压梗阻,且三个月来反复腹痛发热伴呕吐,应该说手术指征很强烈,当患者知道我是援疆专家后,马上眼露期待的目光,对我说:“帮我手术,有风险,不怪你”,然后又和我说:这么长时间以来,病痛老是折磨着他,而且还不能吃东西,老是靠挂水也不是个事情,而且子女有子女的事, 因患者高龄,心肺功能欠佳,且有手术史,而且从现有资料看腹腔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手术难度及风险极高,所以,查房时我未明确表态,只是嘱咐完善必要检查,暂予对症处理,我耐心地对老人家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况且,现在还不是动手术的时机,还要加强营养和完善必要检查。老人家听完后连说:“我等,我等”。
经过完善必要检查,我对老人家的疾病有了更详尽的了解,患者系胆囊造瘘术后,目前仍有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十二指肠瘘,腹腔巨大胆汁瘤,肠梗阻,有老慢支,且心肺功能欠佳,营养状况欠佳。老人有4个儿子三个女儿,期间,我多次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通过沟通,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理解我们。但我的思想斗争仍相当激烈,一方面是患者及家属对我的信任和理解,一方面是手术难度和风险以及由此可能会带来的对援疆事业的影响,这个手术做还是不做?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我脑海又浮现出老人家那殷切的目光和几个月来痛苦的模样,我把整个过程又捋了一遍,1患者虽高龄,心肺功能欠佳,但患者平时经常劳动,爬二三层楼也没什么不适,心超也未发现有明显器质性病变,X片示慢支表现,只要术中术后密切注意,并请心血管内科陆志峰主任(援疆专家)全程保驾,应能渡过手术危险期,2,经过详细的术前准备,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且一般情况良好,应能耐受手术,3,对可能进行的手术方案我又细细地考虑了一遍,从技术层面上讲,我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4患者及家属对我们还是非常理解和信任的,(老人家当着我们的面对子女说,如果在手术中或手术后不行了,直接拉回去埋了就行了)。5,我们对术中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作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6,我们的准备工作及沟通工作已经做得很到位了,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患方及我方的信心都很足。基于以上几点,我终于下定决心手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我组织了术前讨论,大家的观点一致,又提了一些注意点,我把讨论结果又详细地和患者及家属讲了一遍,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如此细致的术前准备工作表示非常感谢和认可,并再次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表示理解。
术中所见和我们术前判断完全一致,患者腹腔广泛粘连,由于术前考虑较充分,我没有取原来的切口,从无粘连区向粘连区操作相对而言要好些,分离粘连后发现腹腔巨大肿块是由于胆漏形成的包裹,包裹的囊壁已经很厚,肿块占据右侧腹腔并压迫粘连肠管,形成肠梗阻,胆囊壁较厚并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并有瘘道形成,同时胆囊与横结肠粘连紧密,
,在麻醉师郑主任,心内科陆主任及助手的配合下,我为患者行了“腹腔粘连松解+巨大胆汁瘤切除+胆囊切除+胆囊十二指肠瘘修补+腹腔引流术”,因粘连紧密,且胆道变异,手术难度相对较大,但整个术程顺利,术毕患者安返病房,为了减轻患者的心肺负担,我早就准备好了呼吸机,给予患者无创呼吸,这个在术前就已和患者讲过,所以,患者及家属一点都没有因为上了呼吸机而紧张和不解,治疗上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祛痰等对症治疗;同时,安排特护,多翻身拍背及吸痰,以防止肺部感染,术后我每天查看患者至少3次,有时晚上还要去查房,我要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脉氧,血压,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尿量的多少及电解质情况,包括输液量的多少快慢等,指导医生护士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注意和处理,因为,在处理重病人方面他们的经验还相对不足,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第五天,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没有发热等并发症的出现,且一般情况良好,患者终于渡过了危险期,当患者脱掉呼吸机自由顺畅地呼吸并毫不费力地与我交流时,我终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而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患者及家属均看在眼里,所以,当患者能与我们交流时,说得最多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那是发自内心的,非常纯朴和真诚,这令我感到欣慰。
术后半月,杨百川老人家康复出院了,由于准备工作做的充分,期间没有发生一样并发症,出院那天,他非常开心和激动,还给我和科室送来了锦旗,他的子女们动情地对我说,“我们不会忘记在这里发生的一切,不会忘记张家港的专家,不会忘记是专家们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给了父亲健康和第二次生命”。我对他们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是你们的理解与配合才共同完成了这次手术”。那天,我还和杨百川老人家开了个玩笑,我笑着对他说,这下你可以活一百岁了,以后就叫你杨百岁了,他爽朗地笑了,然后,他悄悄地对我说:“等我种的苹果熟了,我给你送苹果来”。多么朴实可爱的老人家啊!
常有朋友跟我说,少做一点,多做容易出事,而且影响大,我何尝不知,但看到病人的痛苦,那种父母给的天性及长久培养成的职责感使我不得不为患者多考虑些。既然来援疆,就要切切实实地做点事,而这里,确实也需要我们,那就要求我们要发挥特长,仔细认真地地对待每一个病人,注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把风险降至最低,确保安全,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对援疆工作组负责,对自己负责,当然,医疗活动中没有风险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不违反原则,且仔细了,认真了,尽力了,并真诚地对等每一个病人和同事,我想他们会理解的。同时,每开展一次复杂手术和诊治一个疑难病例,对医院和科室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也能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最主要的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对增进民族团结也是大有益处的,同时对援疆精神和港城精神的传播也有帮助。
我没有理由拒绝这一箱苹果,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箱苹果,这是满满的一箱信任与理解,这是满满的一箱纯朴的感谢,这是满满的一箱民族间的深厚友谊,这是满满的一箱民族同胞对港城人民的认可与赞扬。
一箱苹果的故事讲完了,它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它必将成为我援疆经历中的一个深深的印记,也必将令我感动着,奋进着……。
屈陈江
上一篇:我院喜获苏州药事管理质控第一期品管圈终期汇报会议金奖
下一篇:时间就是生命
截屏,识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微信公众号)
截屏,识别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互联网医院)
截屏,识别二维码
视频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视频号)
截屏,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