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码上提
视频号
互联网医院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院内动态

院内动态

医院动态

市一院四例超80%特重度烧伤患者两月接连重获新生

发布日期:2025-09-08 19:45:05点击:45次

市一院四例超80%特重度烧伤患者两月接连重获新生

今年5月至6月,市一院烧伤整形科在短短两个月内,连续收治4名烧伤面积均超过80%的特重度烧伤患者,且伴有严重吸入性损伤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生命垂危。经过全院多学科协作和烧伤整形科全体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四位患者均已转危为安,并顺利出院。

5月中旬的平常一天,第一位烧伤患者因工业事故被紧急送至市一院,全身90%皮肤烧伤,病情极其危重,随后两周内,又陆续收治三位类似严重程度患者。医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统筹协调医疗资源,烧伤科全员主动放弃休假时间,投入这场持久的攻坚战。"其中最危险的患者是一名19岁的实习生,来自广西,入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烧伤面积达85%,除了躯干部分皮肤完好,其余基本均为烧伤创面,体液不断渗出,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科主任常菲回忆道,如此短时间内集中收治这么多特重度烧伤患者,是对我们科室综合救治能力的极限考验,但面对生命,我们唯全力以赴”。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救治犹如一场艰难的闯关,每一步都充满挑战,险象环生。第一关是休克关。烧伤后48小时是休克期,患者由于大量体液流失,极易发生休克。医疗团队为每位患者建立了可靠的静脉通道,根据“晶胶交替、先快后慢”的补液原则,精准计算每小时补液量,同时严密监测患者尿量、血压、等各项指标,适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成分,成功帮助所有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第二关是感染关。感染是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创面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科室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一方面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控制探视,减少外源性感染;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做创面分泌物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精心关注创面变化情况,手术干预,精准切削痂,去除坏死皮肤妥善保护创面,严格无菌操作换药流程,最大限度预防可控制创面感染。第三关是修复关。创面修复是烧伤治疗的核心环节。针对四位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室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修复技术:Meek植皮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化皮片扩展移植技术,将薄层皮片通过特殊设备切割成众多微小皮片,扩大比例后移植到创面。这种方法可以节约宝贵的自体皮肤组织,可将皮肤扩大4-6倍甚至9倍,而且成活率高,特别适合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修复。同时科室引进多种新型功能性敷料,如银离子敷料、藻酸盐敷料,脱细胞异种基质敷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猪皮,以及先进的双层人工真皮修复材料,不仅能有效的保护患者伤口,控制创面感染,还能促进伤口愈合,为患者恢复创造良好条件。第四关是康复关。市一院康复团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介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压力治疗等,预防瘢痕挛缩和功能障碍。同时,烧伤科医生熟知危重症烧伤患者往往会发生潜在的创伤应急障碍,在病情整体治疗过程中,注意关注患者每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变化,积极沟通疏导,帮助患者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重建生活信心。

关关难过关关过,历时两月有余的精心治疗,四位患者创面均痊愈,且最终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现已能行动自如,顺利的回归日常生活。本次4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标志着市一院在大面积烧伤救治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危重烧伤监护水平的提升、创面修复技术的升级、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成熟。

市一院作为张家港地区唯一成烧伤科建制的医院,肩负着本区域及周边地区烧伤患者的核心救治职责。为保障救治效率与质量,市一院建立了24小时全天候应急响应机制,并组建了专业的烧伤应急救援小组,确保能够随时、高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及批量烧烫伤患者的救治任务,为港城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官方微信公众号

预约挂号、医院动态
健康咨询、就医指南...

地址

张家港市暨阳西路68号

E-mail

总机

0512-56919998
Copyright © 2024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流量统计
苏ICP备10020947号-1
苏公网安备32058202011457号
X

截屏,识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访问!
X

截屏,识别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已复制,请打开浏览器访问!
X

截屏,识别二维码

视频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视频号)

视频号名称已复制,请打开微信视频访问!
X

截屏,识别二维码

留言反馈
0512-56919998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