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见码上提
- 视频号
- 互联网医院
- 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12-03-13 14:49:26点击:2565次
电视剧《医者仁心》将医务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医院存在的各类问题一一放大,让人不可回避。在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今天,很多人对医生、护士的工作不是很了解,甚至充满了误解。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医患零距离”栏目,记者将走进我市部分医院,体验医务工作者的酸甜苦辣。希望通过报道,让广大市民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状态。2月27日,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记录下他们工作的点滴。
采访之前,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钱文霞就告诉记者,冬春交替时节是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多发时期,再加上气温、环境等因素影响,呼吸内科收治了近80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炎、哮喘等疾病的病人。
2月27日早上8:30,当记者来到呼吸内科,看到就连病房外的走廊里也住满了病人。而医生、护士已经在查房了,找到钱文霞,记者便跟随她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今天感觉怎么样?气急有没有好点?”“胃口可好?”“一定要多喝水、家人也要多拍背,让痰咳出来。”……病床前,钱文霞一边听诊,一边亲切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开出新的医嘱,及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注意的事项。就这样,一床接一床,一个病房接着一个病房,一个患者都不能落下。
呼吸内科共有11名医生,17名护士。一个医疗小组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5名医生组成。虽然医院规定的上班时间为7:45,但每天早上7点不到就有医生、护士陆续前来。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交接班、开晨会,夜班医生、护士会将前一天晚上患者出现的情况详细告知当班的医生、护士,并针对晚上患者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讨论、交流。每天早上查房时,整个医疗小组都要参加,每查完一个病人,组内的医生还要仔细开出医嘱单。
查完病房,已超过了10点。钱文霞马上又奔赴其他科室参加会诊。其他医生、护士则忙得不可开交。医生要将查房时开好的医嘱、相关情况输入电脑,需要做CT、心超等检查项目的则把检查单一一开出来;护士则需要一一核对每个病人的医嘱,将需要用的各类药物输入电脑,再传到药房,领药、分发,及时到病房为患者进行褥疮护理、翻身拍背、口腔护理、输液等服务。稍有间隙,就对患者及其家人进行健康宣教。医生办公室内,时不时还有病人家属拿着X光片、病历前来询问病情。
当钱文霞结束会诊,来到呼吸内科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1,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急诊。”接完电话,她疾步走向急诊室。原来,这名病人刚由120送来急救,因吃饭呛咳误吸并发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命悬一线,需气管插管,在他们的全力抢救下,终于化险为夷。
回到办公室已是中午12点,中午饭是同事帮她在食堂买的。匆匆吃完饭,她还要申签一些出院病历。记者注意到,在钱文霞的办公室里,没有一个杯子,一上午她也没有喝一口水。刚坐下来就有患者家属前来询问病情。这一忙就到了下午。
下午1:30,钱文霞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后,准时为患者做支气管镜。吸入部分麻药后,患者的咽喉部逐步有麻的感觉,钱文霞边喷麻药边和患者交待注意事项,以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随后便将一根直径约0.5厘米的管子慢慢从患者鼻腔插入,进入咽部、气管、支气管。“不要紧张,吸气,放松……”她一边插管,一边耐心地和患者交流。在旁边的一台显示屏上,则清楚地显示出了患者气管内的状况……
下午3点,刚结束支气管镜,钱文霞又向病房走去。“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时刻掌握每一床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病重及难治病人。”再次来到办公室已经将近下午4点,记者发现,她显得有点疲惫,眼中布满了血丝。“每天都是这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真的挺累的,不过只要病人能够早日康复,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就是再累也值了。”钱文霞笑着告诉记者。
下午5点,下班时间到了,可钱文霞和她的同事们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对于他们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
记者感言:记者留意到,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只要有空,就是往病房里跑。他们就像是一台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忙碌着。一天下来,记者已站得腰酸背痛,对于他们来说,却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他们用爱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用精湛的医术挽救患者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
----摘自《张家港日报》
上一篇:蒋锋医生“亚克西”
下一篇:市一院2012世界睡眠日义诊公告
截屏,识别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微信公众号)
截屏,识别二维码
互联网医院: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互联网医院)
截屏,识别二维码
视频号: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点击复制 视频号)
截屏,识别二维码